交換學生 (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)因此大五一整年,我申請到德國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( KIT, 卡斯魯爾斯理工學院 ) 交換一年,這一年當中選修許多材料系及光學工程的課程,也嘗試全德文授課的科目,雖然經歷過程痛苦的一年,但也更確立我接下來於德國就學的目標,人脈更是留學生活中最寶貴的資產,其中包含碩士、博士的在校生,甚至是已經於當地就業的傑出校友,個個不吝嗇分享他們在德國求職的心路歷程,我深深認為德國基於產業發展的廣度與深度,都讓身為工學院畢業生有良好的職涯發展性與多元選擇性。碩士 (Friedrich-Alexander-Universität Erlangen-Nürnberg)教授更是重中之重,雖然臺灣研究所其實也有耳聞同樣的管道,但德國可以明顯觀察到每位教授基本上都會跟產業界有合作,而合作案例會直接作為授課內容為學生詳細介紹。例如說同樣是金屬材料性質的課程,在臺灣可能是講解理論帶過,用一堆卡通圖、公式、圖表介紹,在德國上類似的課程時,教授在每個章節都會花兩至三頁的簡報,介紹他們或學校其他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合作、有哪些企業有相關的研發,甚至是直接將成果直接展示給我們看、呈現他們做的 PAPER、圖表、成果等,經過如此授課內容,我會非常肯定我所選擇的學程,至少讓我知道所學用未來的應用方式,甚至也因為課程內容,讓學生開始記錄下可以找實習、正職的公司。不會像在臺灣可能多數材料系學生只對台積電、或外商科磊、艾司摩爾等大公司有了解,很難在學校階段就有較明確的不同方向可以做選擇。實習經驗 (AIRBUS Helicopters)
我所實習的單位是空中巴士(Airbus))集團底下的 Airbus Helicopters 。 Airbus 是非常大的集團,範疇包括像是眾所皆知的民航機、直升機、衛星以及國防。
我是在直升機部門底下的材料與製程實驗室,主要的任務是進行材料檢驗,實驗室轄下也有細分,像是我被分派的在塗料部門,另外還有金屬部門、複合材料部門以及專門做分析的部門。雖然 Airbus 是個製造商,但多數機身所使用的材料並非是自行製造。例如塗料就跟很多專門做航太塗料的公司購買,或是一起合作研發製造。而航太產業的安全要求及門檻通常會比起汽車來得高,因為如果一出事,就是攸關三四百人的生命,因此塗料部門主要業務就是檢驗新的材料,一種新的材料從最初決定購買,到實際應用在飛行器上,可能要經過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做測試,這段測試的時間內,材料要不斷經過比如高溫、防火、防腐蝕、防沙、防磨損、防強酸強鹼等等的測試,第二業務則是追蹤已量產的飛行器上所遇到的材料損耗狀況,比如說: 塗料的壽命週期比起初測試的短的話,就必須先停用這項材料的使用,並重新檢驗,或是要尋找更好的材料去頂替。以上是我們部門主要的業務,其他部門雖然負責不同的材料,但整體來業務大多類似,主要就是做材料檢驗。